關鍵字:分光光度計;條件控制
分光光度計作為一種分子吸收光譜儀,廣泛應用于化學研究、生物醫藥、環境科學和食品分析等研究領域。它具有分析精度高、應用范圍廣、分析簡便快速和儀器靈敏度較高的優點, 是目前大多數實驗室常用的定量分析儀器。分光光度計所采用的分光光度法在定量分析領域中的應用已有數十年的歷史,至今仍是實驗室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隨著現代科學儀器的不斷發展,在傳統的追求準確、快速、可靠的同時,小型化、智能化、在線化、網絡化成為了現代紫外 / 可見分光光度計新的增長點。
分光光度計的工作原理與其他分光光度計基本相同。由光源發出的復合光經反射鏡進入單色器的入射狹縫,經準直鏡變為平行光束投射到色散元件 - 光柵上,分解為單色光。測定所需要的波長的光經濾光片輪的選擇后,從出口狹縫中穿出,經反射鏡反射聚焦,透射入比色杯中。此時,特征波長的光被樣品溶液吸收掉,與其互補色的光透過比色杯照射在光電檢測器上,光信號被轉變為電信號,經放大、數據傳輸、保存,到測量結果的顯示。
1.入射光波長的控制
在大吸收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不僅能獲得高的靈敏度,而且還能減少由非單色光引起的對朗伯-比爾定律的偏離。因此在分光光度法測定中一般選擇大吸收波長為入射波長。
2.參比溶液的控制
在實驗中,要選擇合適的空白溶液作為參比溶液來調節儀器的零點,以便消除顯色溶液中其他有色物質的干擾,抵消吸收池和試劑對入射光的影響。根據試樣溶液的性質,選擇合適組分的參比溶液很重要。
3.吸光度范圍選擇與控制
任何分光光度計都有一定的測量誤差,測量誤差的來源主要是光源的發光強度不穩定法,光電效應的非線性,電位計的非線性,雜散光的影響,單色器的光不純等因素,對于一臺固定的分光光度計來說,以上因素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說它的誤差具有一定穩定性。
4.比色皿的使用
選擇適宜規格的比色皿,盡量把吸光度值調整在0.2~0.8之間。同一實驗使用同一規格的同一套比色皿,以減少測量誤差,所以用普通分光光度法不適用于高含量或極低含量物質的測定。
服務熱線
400-616-4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