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熒光光譜分析是一種靈敏度高、分離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的成熟分析技術。本文從原子熒光光譜儀操作者的角度,介紹了原子熒光光譜儀的使用與注意事項,原子熒光光譜儀工作環境的要求,儀器的特點、性能以及樣品前處理要求,原子熒光光譜儀維護的各種注意事項等等,對原子熒光光譜儀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工作原理
待測元素的溶液與硼氫化鈉(鉀)混合,在酸性條件下,砷、硒、銻、鉍、錫、碲、鉛、鍺等可生成氫化物氣體(如硒化氫等),汞可生成氣態原子態汞;鎘、鋅可生成氣態組分,從溶液中逸出,通過與氬氣、氫氣混合后進入到原子化器中(并被點燃),氣體組分在高溫下分解并轉化為基態的原子蒸汽,通過該元素的空心陰極燈產生的共振線激發,基態原子躍遷到高能態,它再重新返回到低能態,多余的能量便以光的形式(也就是原子熒光)釋放出來。根據原子熒光強度與被測物濃度成正比可測得試樣中待測元素的含量。二、原子熒光類型
原子熒光主要有共振熒光和非共振熒光兩大類。
?。?)共振熒光
熒光波長與激發態波長相同的稱為共振熒光,如鋅的激發光波長和熒光波長均為213.9nm。
?。?)非共振熒光
熒光波長與激發態波長不同的稱為非共振熒光。
在非共振熒光中,熒光波長大于激發態波長的稱為斯托克斯熒光,如鉛的激發態波長為283.3nm,熒光波長為504.8nm。
熒光波長小于激發態波長的稱為反斯托克斯熒光,如銦的激發光波長為451.1nm,熒光波長為410.2nm。
目前用于原子熒光分析的主要有共振熒光、直躍線熒光和階躍線熒光等。
共振熒光的躍遷幾率zui大,且用普通線光譜就能獲得相當高的輻射密度,用于分析可以得到高的靈敏度。
非共振熒光,特別是直躍線熒光,在分析中很有用處,因為它的激發光波長和發射光波長不同,容易消除光源的激發光對熒光的影響。